山阴有句俗语:“王阁爷送女儿,就这一遭了。”这句俗语从明朝至今,久传不止。
王阁爷(即王家屏)整日协助万历皇帝办理朝中政务,没有一点空闲顾及家庭。他有一个女儿,早年娉在老家山阴县,每年进京看望他一次,每次看望都是自己来自己去,做父亲的从未接送过女儿。这年女儿又来了,临走的时候,提出让父亲送她回婆家一次。王阁爷不解其中之意,便问女儿。女儿说:“我来的时候,公婆说你官做大了,眼也高了,看不起他们,总是让女儿自己去自己回,从来不登亲家门。”听了女儿说的话,王阁爷觉得亲家公和亲家母批评得也对,于是对女儿说:“这次我送你回婆家。”女儿听了非常高兴。
王阁爷的亲家公、亲家母总说王阁爷久不登门,可是王阁爷来了,他们还不知道呢!这天,庄上来了两乘轿子,他们不知是什么人到了,赶忙出去观看。当走出街口时,轿子向他们门前走来,并停下,他们心里正在疑惑,只见从轿子上走下来的正是儿媳妇和亲家王家屏。亲家公赶忙上前迎接,说:“啊呀呀,老亲家来了,欢迎!欢迎!”王家屏答说:“久不登门,抱歉!抱歉!”二人相随入院,随行的侍从和兵马也相继入院。
因王阁爷为人正派,为官清廉,为民办事,很受民众拥护,他送女儿回故乡的消息很快传开。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当地亲属都来看望,有的乡亲、同学也来看望,和山阴临近的马邑知县也来看望。一时间,亲家公的家聚集了好几百人,亲家公的院里、家里更是人挤人。来了这么多人,王阁爷和他的亲家公都没有料到,他们只好忙里忙外,应接不暇。
亲家公是个好客之人,也是个好强之人,又因王家屏的到来,更要显示一下自己的大户风范,富裕气派。他吩咐妻子和儿媳妇说,来的都是客,理应好好招待。话虽如此,但来了这么多人,如何招待呢?一家人一时犯了愁。不过,亲家公还是有办法的,他用“借灶做饭”、“分户歇息”的办法招待亲戚来客,让庄上的人家一起动手为他烹调饭菜与安排歇息,言明一切花费都记在他的名下。
平时,亲家公热情助人,办事公道,在庄上很有威望,此时提出让大家替他招待亲戚来客,庄上的人家二话不说,户户备酒,家家做菜,像过节一样,忙着招待来客。
王阁爷住了两天,受到亲家公、亲家母的盛情款待,见到了阔别多年的亲朋好友,心情十分愉快。亲戚来客们受到庄上人们热情招待,并见到了阔别多年的王家屏,大家也都很高兴。但王家屏看到这次送女儿,在经济上给亲家公造成了很大损失,也连累了庄上的乡亲,特别是把亲家公一家子搞得疲惫不堪,觉得有所不当,不该送女儿回来。他对人说:“我送女儿劳民伤财,再不能这样了,就这一遭。”
王阁爷走后,亲家公同庄上帮忙招待的人家结账,结果使他大吃一惊,两天的招待费竟然花去他大半家当。不知是因为劳累过度,还是因为损失太大,亲家公和亲家母相继病倒了。
从此,亲家公庄上传开了“王阁爷送女儿——就这一遭了”这句话。比如某人做了一件事,不想做第二次,就说:“我这是王阁爷送女儿哩,就这一回。”后来,传成了一句俗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