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期“周末小课堂”探索上巳节文化

  • 发布时间: 2025-04-07
  • 作者: 暂无
  • 阅读次数: 45

4月5日,朔州市图书馆四楼培训教室迎来了第九十八期周末小课堂。本期小课堂以“暮春之初,良辰上巳”为主题,带领读者们一起探索中国传统节日——上巳节的深厚文化底蕴。

上巳节,亦称“三月三”,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,起源于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,尤其在汉族、壮族、苗族、瑶族等民族中盛行。在古代,每到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,人们会纷纷来到水边举行祭礼,洗濯去垢,消除不祥,这一习俗被称为祓禊,也叫春浴日。这一节日自先秦至唐十分繁盛,但宋元时代开始逐渐不显,成为了比较冷门的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之一。

 

 

 

 

活动中,冯老师通过播放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有关清明时节的视频,从春和景明、上巳佳节、流畅曲水等四个方面,生动详细地介绍了上巳节的发展历程、美食以及生活习俗等相关知识。她的讲解深入浅出,让在场的读者们对上巳节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。

除了理论讲解,活动还设置了手工制作环节。冯老师指导读者们用丙烯颜料将帆布袋上的哪吒卡通形象进行彩描,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读者的动手能力,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趣味性。

 

 

 

 

此外,冯老师还推荐太白金星有点烦书籍,鼓励读者们在课后继续深入了解上巳节的文化内涵。此次周末小课堂让读者们对上巳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,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