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7日上午,朔州市图书馆四楼培训教室洋溢着欢声笑语,第103期“周末小课堂”为20组家庭准备了帆布包装饰体验课,大家在音乐中共同创作,以手作艺术传递亲子温情,让传统装饰技艺焕发新生机。
活动中,市图书馆馆员李红以“一堂装饰艺术课”开启创意之旅。她介绍道:“蝶古巴特(Decoupage)源自法语,意为‘剪贴装饰’,是一种将图案拼贴于日常物品的古老技艺。”李老师引导参与者从“发现美”到“创造美”:从图案选择、轮廓修剪到胶水涂抹、海绵按压,再到丝带点缀,每一步都蕴含着美学智慧。她特别提醒,胶水需薄涂均匀,边角处用毛刷轻刷可避免褶皱;图案分布疏密有致,方能成就作品的灵动感。
在馆员指导下,孩子们化身“小小设计师”,与家长默契配合。有的家庭将碎花与几何图案大胆混搭,碰撞出复古与现代的碰撞之美;有的孩子专注调整花瓣角度,力求每一处贴合都严丝合缝;更有孩子主动将剩余图案与同伴交换,在分享中拓展创作灵感。活动现场,海绵棒按压纸张的沙沙声、剪刀裁切布料的清脆声、亲子间低声交流的欢笑声交织成曲,构成一幅温馨的手作画卷。
“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,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专注力与创造力!”家长王女士感慨道。从设计草图到成品呈现,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了耐心与协作:面对胶水涂抹不均的失误,他们用毛刷反复调整;发现图案分布失衡时,主动拆解重贴。最终,一件件帆布包或清新文艺,或童趣盎然,成为孩子们独一无二的艺术宣言。活动尾声,孩子们登台展示、留影,将这份指尖上的成就感记录了下来。